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尹士平 济南报道
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关注普遍的眼健康”。由于生活节奏快、学业压力大、户外活动少等各种原因,儿童青少年近视现象已经非常普遍,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.7%,需要予以重点关注。目前被证明能有效预防近视的措施主要有: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,限制电子产品使用,提供光照充足的学习环境等。其中最简单有效且易操作的措施,就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。近日,济南市疾控中心就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为什么可以预防近视、儿童青少年如何增加户外活动等问题进行了介绍。
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为什么可以预防近视?
户外活动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。户外较高的光照水平能促进眼底视网膜释放更多的多巴胺,而多巴胺能减慢眼轴的增长,延缓近视度数增长,从而起到预防近视和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。
户外活动会增加景深。户外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、景深加深、模糊减少,对抑制近视起到一定作用。
儿童青少年如何增加户外活动?
要保证户外活动时长。建议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,幼儿园儿童每天要达到3小时以上。
户外活动最好在阳光下进行。阳光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,即便是阴天,户外的光照强度也远高于室内,对保护孩子视力也是有效的。
要选择合适的活动。户外活动的精髓在于看远,而不是某种特定的运动或者看绿色植物。眺望远处可以让睫状肌松弛,有效缓解眼疲劳,预防和缓解近视的发生和进展。因此要选择能让眼睛放松看远的活动,如打球、散步、慢跑等。而在户外进行画画、玩积木、观赏植物等活动,眼睛仍处于看近状态,达不到预防近视的效果。
如何保证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?
秘诀在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。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累计2小时以上就具有预防近视的效果,因此要充分利用学习生活的间隙到户外阳光下活动。
学校应充分利用体育课、广播操、大课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,让学生走出教室,沐浴在阳光里。
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走路上下学,放学后给孩子留出时间在户外玩耍。在给孩子选择课外兴趣班时,也尽可能选择在户外进行的种类。周末及节假日,家长应抽出足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走进大自然,亲近阳光。
更新于:5天前
评论留言